今天是
期刊信息

刊名:好日子
主办:湖北知音传媒股份有限公司
主管:湖北省委宣传部
ISSN:1671-2609
CN:42-1880/G0
语言:中文
周期:月刊
影响因子:0
被引频次:13
期刊分类:文化传媒
期刊热词:
小学语文,小学数学,课堂教学,教学,教学策略,阅读教学,小学数学教学,初中语文,初中数学,教学方法,

现在的位置:主页 > 期刊导读 >

伊娃菲吉斯日子中的异质时间结构(4)

来源:好日子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期刊导读 时间:2021-02-22 14:08

【作者】网站采编
【关键词】
【摘要】三、线性时间和身份操演 托凡扎可对“无时”功能的诠释合理地揭示了小说中瘫痪的隐喻义,但又有些失之偏颇。叙述者的瘫痪并非只是社会约规在女性

三、线性时间和身份操演

托凡扎可对“无时”功能的诠释合理地揭示了小说中瘫痪的隐喻义,但又有些失之偏颇。叙述者的瘫痪并非只是社会约规在女性身体上侵蚀出的创伤隐喻,还具有正面意义。尽管小说描写了妇女令人担忧的处境,但叙述者并非全无主动性。小说中的时间结构并非仅用“无时”就能概括,而是一种多维度、多模态的时间组成。除“无时”外,《日子》中另一个重要的时间构成是线性时间序列。小说共分十六章节,通常每一章节都是从主叙事层开始,然后倒叙回忆涌入,打乱线性叙事,即遵循从线性到非线性的模式。主叙事层中叙述者住院的经历主要是按照时间顺序讲述的。在第一章中,房间还处于黑暗之中,早晨还未到来;下一章发生在上午;第三章在正午左右,由于下雨,天空变得阴暗;第十章黄昏降临;第十二章入夜;第十六章(也就是最后一章)深夜再次到来。主叙事层的线性时间是读者分清不同时间层和不同事件的着眼点。小说中没有明确的时刻标记,而是使用阿方索·德·托罗(Alfonso de Toro)所说的“非选择性时间实例”(non-selective concretisation of time)来表明时间的变化(Toro 2011: 138)。托罗认为,选择性时间实例是“用一种精确的,几乎是计时器般的方法去标示事件的时间”;非选择性时间实例用“模糊的、隐喻的方法定时”(Toro 2011: 138)。托罗指出,非选择性时间实例能够“产生一种同时(simultaneity)的幻觉”(Toro 2011: 139)。模糊的时间标记不能把不同的时段截然分开,强调文本的虚构性,所以能让整个文本带有一种虚构现在时的质地,甚至有一种寓言般的氛围。这种时间标记因此是线性时间和非线性同时的有机结合。在全书中叙述者对线性时间表达了一种矛盾的态度。她欣赏人造的线性时刻表(在人为地制定计时工具、用机械时间统一时间感受前,人们的时间体验是难以用线性时间概括的;它是一种多层、异质、充满变化的生物时间),表示“我喜欢那种方式,它让我感到放心”(Figes 1983: 14),并指出时刻表将问题细分成一系列更加简单的任务,让整个体系正常运作。叙述者欣赏人造时间的高效与稳定,但同时又不愿让自己的时间体验遭受人为干预。尽管她因失眠而苦恼,却将护士统一发放的安眠药藏在枕头下面,拒不服用。安眠药是调节患者时间体验的人工产品,拒绝安眠药的叙述者实际上是在维护自己体验原初生物时间的权利。

线性时间和“无时”非线性时间的并存建立起文本中混杂的时间结构,形式上的多维是为了符合内容上的异质。与瘫痪和拒绝操演相关的非线性时间,与外在约规和身份操演相关的线性时间,是文中的两组基本结构。本文采用身份操演理论来分析内容中的异质与矛盾。美国学者朱迪斯·巴特勒在《性别麻烦》(GenderTrouble, 1990)一书中提出身份操演(performativity)的理论,接着又在《身体之重》(BodiesthatMatter, 1993)等作品中对其进行完善和发展。巴特勒博采众长,在分析和批评米歇尔·福柯、莫妮卡·威蒂格、约翰·奥斯丁、雅克·德里达和路易·阿尔都塞等人的作品的基础上,提出身份是在社会文化预期的引导下,通过不断引用、模仿而建构起来的。主体性是在反复的操演行为之后才建立起来并自然化的,并非先天固有。需要注意的是,身份并非由一次模仿或引用就能建立,而是在持续的反复行为中塑造出的。“操演不是一次单一的行为,而是重复和程式化的系列行为。它通过在身体语境方面的自然化来取得效果,可以被人理解是由于其在文化上持续了一段时间。”(Butler 2006: xv) 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都是基于社会建构,看似天然,但其实背后隐藏着权力关系的网格。巴特勒认为话语之外无性别。这并不是说她完全否定人类之间的生理差异。她认为我们的认知必然在某种话语体系的规则的限制之内,在认识和理解时已接受文化编码。因此,我们的性别概念也是受到文化塑造和调节的。罗滕贝格(Rotternberg 2008: 6)也提醒读者,操演并非意味着主体具有自由选择或游戏多种身份的权利。操演既是一种塑造、生成的力量,又是一种代表主流规范的限制性约规。同时,人们不可能完全拒绝身份操演,因为只有在身份操演中人才是可辨识、能被他人接受的社会主体。为了建构和维持某种身份,人们必须不断地引用、模仿社会规范,但这种反复也为改变和颠覆留下了余地,因为任何模仿都不可能一直完美地符合社会约规的要求,总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偏差值。因此,即使约束和规范不可避免,身份操演也并非是全然消极的,因为它同时否定了稳定的、具有本质主义特征的固化身份。它所要求的重复性意味着变化和偏移的可能。

文章来源:《好日子》 网址: http://www.hrzzzs.cn/qikandaodu/2021/0222/1100.html

上一篇:那些年
下一篇:网易严选消费主权时代的探路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