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是
期刊信息

刊名:好日子
主办:湖北知音传媒股份有限公司
主管:湖北省委宣传部
ISSN:1671-2609
CN:42-1880/G0
语言:中文
周期:月刊
影响因子:0
被引频次:13
期刊分类:文化传媒
期刊热词:
小学语文,小学数学,课堂教学,教学,教学策略,阅读教学,小学数学教学,初中语文,初中数学,教学方法,

现在的位置:主页 > 综合新闻 >

好路子带来好日子(2)

来源:好日子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0-07-23 17:35

【作者】网站采编
【关键词】
【摘要】转折发生在2015年。那一年,苏保国父亲去世,爷爷在北苏闸村的老宅留给了苏保国。回乡处理老宅事宜的苏保国,第一次被老家所吸引。 “之前回村都是

转折发生在2015年。那一年,苏保国父亲去世,爷爷在北苏闸村的老宅留给了苏保国。回乡处理老宅事宜的苏保国,第一次被老家所吸引。

“之前回村都是土路,特别难走。可那次回来明显感觉到村容村貌不一样了,村里特别整洁。尤其是道路,全部修成了硬化路和柏油路,第一次感觉回乡特舒心。”苏保国说。

北苏闸的这种变化始于2013年,当时,村里投入上百万元,硬化了村里主要街道和环村公路,还对主要街道墙体按照室内装修的标准,通过打磨、水泥覆面、腻子找平、刷底色、刷漆、刷白6道工序,美化了墙体。

此外,北苏闸还对村南入口、西出口以及空宅基等全部进行了绿化,主街道进行树木补植,种植各类景观花木740株,沙地柏4020株,在村庄周边发展速生林1800亩,构建了环村林带,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40%。

“那次返乡,不仅村容村貌的变化让我吃惊,跟乡亲们接触之后,我感觉村里的风气和邻里关系也特别融洽,于是萌生了在这定居养老的想法。后来,我把爷爷的宅基地重新翻盖。2016年退休之后,就正式在这儿定居了。现在没事儿串串门儿,种种菜,在街上溜达溜达,比在北京住着还舒心。”苏保国说。

和苏保国作出类似选择的,还有安春光。

漂亮的大铁门,院子里整齐铺砖的地面,两棵柿子树,几处精心打理的花圃……这是安春光的家。

“再看看我这屋里,一共三个卧室,两个客厅,加上两个洗手间一个厨房,厨房用的是天然气,洗手间是坐便马桶,这边还有个浴缸,多宽敞、多亮堂,比住城里的楼房舒服多了。”安春光边走边给记者介绍。

今年67岁的安春光,从小在北苏闸长大。后来一直在衡水市区工作、生活。

2016年,退休的安春光看到村里的巨大变化,决定回村盖房、养老。“这几年村里除了交通更方便,关键的是水冲厕所改造和燃气改造,这两个问题一解决,就真跟城里没什么区别了。”安春光说。

安春光所说的水冲厕所改造,是北苏闸2012年投资250余万元在全村实施的上下水改造工程。

当时,修大广高速占了村里的地,给了村里一部分补偿款。这些钱该怎么用呢?村里征集村民意见后,决定给村民们改上下水。到2012年底,就实现了家家有下水道,水冲厕所普及率达100%。

另外,还对村内污水集中排放的坑塘进行清淤修整,安装了污水处理设备,实现污水达标排放,解决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问题。

完成上下水改造工程后,2013年,北苏闸又逐步完成了天然气改造。如今,村民做饭和冬季取暖的天然气使用率达到100%。

“我在衡水市区的房子现在都出租了。这边交通方便,到衡水市区就20多分钟车程。村里干净,家里宽敞,逢年过节孩子们也愿意回来聚聚,多好啊!”安春光说。

随着北苏闸村越来越美,像苏保国、安春光这样的人越来越多。

“远了不说,就说这几年,从广州、武汉、石家庄等地回村养老的人,就有十几个。”安永吉表示。

3

处处讲节水

——算好长远账

“头水早,二水赶,三水四水紧相连,一直浇到麦开镰。”在北苏闸村,这句世代相传的小麦种植习惯,曾被村民们一直遵循。

“过去都是大水漫灌,自家水井自己用,祖祖辈辈谁算过节水账呀?”谈到村里种麦子时的用水情况,村民英立勤这样说。

不过,自打有了“一提一补”,节水跟农民自身利益挂上了钩,现在是从生产到生活,村民们开始想方设法节约用水。

“一提一补”,是北苏闸村2015年以来实行的节水机制——先将电费上提,按浇地的用电量收取电费;再将电费提价部分和政府补贴部分按照土地亩数平均下发。这样,土地亩数一样的人家补的钱一样多,但同时浇地用水量越少越受益。

北苏闸乃至整个桃城区都属于严重缺水地区。其中,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80%以上。因此,“一提一补”的推行对节水意义很大。

村民们也算清了这笔账的关键——节水。

改变显而易见。过去村民浇地不算水账,不想省水图省事,挡大埝、修大畦、浇大水,一亩地一个小时浇不完。现在纷纷平整土地,挡小埝、隔小畦,还买来百余米长的“小白龙”引水浇地,不到半个小时就浇完一亩地。

除推行“一提一补”节水新机制外,为了进一步压采地下水,北苏闸村还积极进行种植结构调整。

在北苏闸村北的一片耕地上,记者看到,田里种植的并不是常见的夏玉米,而是一排排山楂树。

文章来源:《好日子》 网址: http://www.hrzzzs.cn/zonghexinwen/2020/0723/451.html

上一篇:冯巧叶,大家一起过好日子
下一篇:挪出穷窝 保山龙潭山搬迁群众过上了好日子